2012年3月12日 星期一

40th Hong Kong Arts Festival: A Magic Flute後記

平日很愛寫有關藝術節目的博文,但這篇魔笛卻遲遲未能下筆。日前在香港演藝學院欣賞了法國北方布夫劇場 (Theatre des Bouffes du Nord) 所演繹的魔笛 (A Magic Flute)。事前沒有做功課,一直以為自己去看的是一個平常的歌劇節目。魔笛嘛﹗不就是莫扎特(Wolfgang Amadeus Mozart) 的著名歌劇吧﹗可是,現場佈景只有黑色一片,外加幾枝長棍就是了。樂團嗎?只有一座黑色的三角琴。

Margie認為,歌劇要華麗、要澎湃。但當晩的《魔笛》,卻沒有這些。

法國北方布夫劇場所演的魔笛由彼得.布祿克 (Peter Brook) 執導。沿用原來「歌唱劇」(Singspiel) 的模式,但把較次要的部份去掉,剩下精華片段。這種骨幹式的演繹方法,讓沒有準備的Margie看得有點吃力。雖然去蕪存菁了,卻少了綠葉扶持。

彼得出道於皇家歌劇院,當年他只有18歲。其後在五、六十年代,彼得有感歌劇繁瑣,種種條條框框都在浪費製作人的心力,所以轉投前衛刻場,探求更多的可能性。後來在一次機緣巧合下,他嘗試重新製作《卡門》,名為《卡門悲歌》(The Tragedy of Carman)。他發現這樣寫出來的卡門雖然不合符一般人的想法,但卻使他更接近莫扎特「尋求創新」的想法。為了進一步創新,彼得下定決心要重新製作《魔笛》。

在改編的工作上,有兩個人為彼得提供很大的助力。他們分別是彼得的助理瑪麗伊蓮.艾斯蒂安 (Marie-Helene Estienne)和音樂人法蘭克.柯羅茲克 (Franck Krawczyk)。瑪麗伊蓮於很《卡門悲歌》時期已擔任彼得的助手,她還為彼得選角,是一個很重要的角色。法蘭克自2009年開始與彼得合作,這次就將《魔笛》改編成非常簡單的單三角琴演奏。雖然個人認為只有三角琴有點兒單調,但法蘭克的改編沒有造作地迎合現代藝術的風格,不嬌飾的把《魔笛>的中心思想呈現於觀眾的眼前。

縱然這次節目不合Margie口胃,不過Margie認為,劇場繼續實驗劇下去,必定會有很好的成就。因為這個劇場有著勇於改革的靈魂人物和對藝術有熱成的成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