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2年3月18日 星期日

40th Hong Kong Arts Festival: Faith Healer後記

Margie一向不喜歡去壽臣劇院。明明香港藝術中心就處於香港演藝學院旁邊,但總覺得藝術中心交通很不方便。再者,壽臣劇院沒有衣帽間 (Margie經常帶著很多袋東西的唷~),位置也很狹窄 (連只有五尺的Margie看畢兩小時演出也會腳麻得站不起來﹗)不過,為了藝術作品,再差的環境Margie仍舊會去。(何況還不算太差吧﹗)是夜,為了《神醫》(Faith Healer),Margie決定再闖壽臣劇院。

《神醫》的演出成員很簡單。Margie曾經說過不喜歡不華麗的歌劇,所以友人問我,為什麼我會去看《神醫》。拜託﹗《神醫》並不是歌劇嘛﹗戲劇的表現手法和規範均與歌劇不同。個人認為戲劇的自由度較大,內容表達比吸睛更重要。相反,簡約的表達方式更能演繹出「人皆不可信」的中心思想。編劇布萊恩.費爾 (Brian Friel)與導演西門.戈德溫 (Simon Godwin)探用羅生門手法,呈現出人類的不可信與信仰間的衝突。

《神醫》全劇分為四段,每一段只有一人出來作演說。舞台背景非常簡單,主要是一張海報和數張椅子。他們各自講述同一件事,但各有說法。明明是同一件事,卻有三個不同的版本。他們不斷互相矛盾,令觀眾不期然想﹕「到底誰在說真話?誰在說謊?」重要事件如女角格蕾絲 (Grace) 產子,無足輕重到如信念治病時的選曲,每一件事都是撲朔迷離。幸好有個中場休息整理一下腦袋中的思緒,否則也還真吃力。

三位演員理查.布雷默 (Richard Bremmer)、保羅.希基 (Paul Hickey)、凱西.基拉.克拉克 (Kathy Kiera Clarke)個人表現力高、表情豐富,每一句說話的語調都拿捏得恰到好處。正因為演員的出色表現,雖然每一幕都只有一名角色在獨白,但《神醫》卻完全沒有悶場。

故事中,到底主角法蘭克 (Frank Hardy)以信念治癒十人,是法蘭克的技術、是錯覺,還是幻覺?有些觀眾可能不相信法蘭克真的治癒了那十名村民。可是,我相信。雖然三人所述版本各有不同,不過他們同樣相信法蘭克在一個小村落中奇蹟地治癒了十人。從中,Margie充份感受到導演所希望觀眾體驗信仰的浩瀚、充滿希望和感恩,並且將該份感恩引伸到藝術上。所以Margie在此,非常感謝本戲的所有演員和製作人的用心製作,使觀眾得以欣賞到如此精彩的演出。

有說布萊恩.費爾的作品具政治性,《神醫》更毫不掩飾的詮釋英格蘭與愛爾蘭間的溝通問題。每一節都會以一些愛爾蘭小島的名稱作開首,暗示編劇者的原意。三人各執一詞,源自於無法溝通。他們自詡客觀和公證,可還不是自己的想法。我想,這正是當時愛爾蘭與英格蘭的衝突來源吧﹗不過,有關歷史的探究,還不是Margie的研究範疇。

是夜,第40屆香港藝術節的節目來到尾聲(新增劇目不計算在內),Margie真切期望,香港藝術節能夠繼往開來,為香港市民提供更多元化的文化藝術活動。

2 則留言:

  1. Hi there, just wondering if you're still doing the A-Z challenge?

    This is me, Duncan D. Horne, visiting you from the A-Z challenge, wishing you all the best throughout April and beyond.

    Duncan In Kuantan

    回覆刪除