假期前夕,想在尖沙咀多逗留一會兒。在Openrice的新餐廳列表搜尋了一下,選了位於H8的Bali lili。前幾次來H8都是吃日本菜,這次一改風味,來一個峇里菜,刺激一下味蕾。
甫坐下,店員送來蝦片。剛吃的時候不覺得有什麼辣味,小兒也一連吃過四、五塊。就在這時,辛辣的感覺從喉頭滲出,忙也水喝清光。不過蝦片炸得脆脆的,用來下酒該不錯。
先來一碟峇里炒蜆。有過剛才的經驗,吃炒蜆時就變得小心一點。炒蜆都是帶辣,辣味跟蝦片不同,是帶酸的。感覺像是將一個全熟蕃茄加上幾滴辣椒油來吃似的,挺開胃。蜆肉質不錯,富彈性,煮得剛好,不會有乾硬之感。個人很喜歡一起炒的香菜。
隨後送來印尼鴨肉炒飯。飯做成一個金字塔的形狀。之前在峇里旅遊時,聞說這是代表著家族的關係。生日時更要把最頂端部份的飯呈給長輩吃。飯用香料炒香,乾濕度適宜,但偏鹹了點。鴨肉味道不錯,很軟,但軟得像嚼泥膠,有點失望。若不沾碟旁的紅椒粉來吃的話,其實不會太辣。
菜點了椰香蝦干炒皇帝菜。一直很愛皇帝菜的草青味,所以在餐牌上看見這個,二話不說是點了。可惜炒得香就是香,椰油的味道卻蓋過了皇帝菜的原味…加上碟底的椰油太多,吃到底就像吃油浸菜一樣。可幸是菜本身爽嫩,挽回分數。補充一點,這個菜都是微辣的。
最後還有香檬牛油雞翼,這道完全不辣。雞翼半煎炸,非常香口、脆身。雞肉吃得出牛油香,內嫩,是個不錯的選擇。而且吃這麼多辣食,用來回回氣也不錯。
整體來說,這兒的味道還算不錯,價錢相宜。惟店員的服務有待改善。最低限度,請不要邊喝外賣飲料邊把菜端給客人,好嗎?
印尼峇里料理
尖沙咀厚福街8號H8 8樓
2011年6月30日 星期四
2011年6月11日 星期六
天外有天,人上有人
天外天於6月6日正式開業,本獲邀於開業日到場試菜,唯時間不容許,只好自行去吃。預訂了6月11日茶市的位置,當天獲安排坐在窗口旁,在28/F的地方邊眺望尖東景色邊用餐。店員為我們送上餐牌,天外天有兩個午市套餐供選擇,但經商討後決定叫點心飲茶。
點餐後店員送來前菜和三碟醬汁。前菜是脆豆腐,豆腐炸得挺不錯,外脆內軟。一口一個,Adrian把豆腐全吃掉,一個不留。
第一道點心送上流沙奶皇包。表皮麵包鬆軟,裡面橙黃色內餡順滑,富香濃蛋黃香,過很更傳來陣陣奶味。可惜的是,它是一個美味的奶皇包,但不是一個「流沙」奶黃包。
之後再來一道香口菜 -- 鵝肝豆腐千絲酥。其實這道點心沒有豆腐,是一個內藏鵝肝的蘿蔔絲酥。天外天的蘿蔔絲酥很能將蘿蔔的汁保留在酥之內,絲跟蓉混合的效果不錯。酥本身雖然不夠鬆,但硬度適中,沒有濕溚溚的感配。鵝肝不過不失,但包在蘿蔔絲酥內的,就不要計較這麼多吧。
再來是一道有趣的腸粉 -- 脆皮鮮蝦腸粉。它是一個類似炸兩的腸粉,但脆皮層內釀入蝦膠和馬蹄,外滑、中脆、內爽。這是這餐最印象深刻和值得推介的。
可是魚翅灌湯餃卻大為失色。灌湯餃不「灌湯」而是「浸湯」已是現在的特色,但這兒的湯太鹹,而餃的魚翅肉餡太粉,感覺像在吃浸在鹽水的米糕。希望下次再來會改善。
自從在唐閣吃過鮑魚雞粒酥後,數次在不同地方再試,都不合心意。在天外天再遇鮑魚雞粒酥,點一份試試。這個酥味道略甜,跟鮑魚雞粒味道蠻配。但酥和料一夾起即刻分手,似乎有點不和。
這兒好像特別喜歡「脆皮」二字,連和牛包都不放過。脆皮松露和牛包,不脆皮、不松露。表面略略煎過,這是視覺的結論,而不是味覺的結論。內容和牛夾有梅菜味,是一個無牙老人家都吃得到的包。
最後甜品點來小朋友最愛酥皮蛋撻。蛋面表層起泡,賣相不討好,而蛋漿份量都不足。但整體來說還可以。
本來想要點這兒的甜品,如幾款特色雪糕,令我期待不已。可惜酒方告知甜品均由The Market甜品師傅製作,而店方仍未有方法把甜品運上28/F。非常無奈,唯有下一次來的時候才試吧…
天外天
尖沙咀科學館道17號唯港薈28樓
點餐後店員送來前菜和三碟醬汁。前菜是脆豆腐,豆腐炸得挺不錯,外脆內軟。一口一個,Adrian把豆腐全吃掉,一個不留。
第一道點心送上流沙奶皇包。表皮麵包鬆軟,裡面橙黃色內餡順滑,富香濃蛋黃香,過很更傳來陣陣奶味。可惜的是,它是一個美味的奶皇包,但不是一個「流沙」奶黃包。
之後再來一道香口菜 -- 鵝肝豆腐千絲酥。其實這道點心沒有豆腐,是一個內藏鵝肝的蘿蔔絲酥。天外天的蘿蔔絲酥很能將蘿蔔的汁保留在酥之內,絲跟蓉混合的效果不錯。酥本身雖然不夠鬆,但硬度適中,沒有濕溚溚的感配。鵝肝不過不失,但包在蘿蔔絲酥內的,就不要計較這麼多吧。
再來是一道有趣的腸粉 -- 脆皮鮮蝦腸粉。它是一個類似炸兩的腸粉,但脆皮層內釀入蝦膠和馬蹄,外滑、中脆、內爽。這是這餐最印象深刻和值得推介的。
可是魚翅灌湯餃卻大為失色。灌湯餃不「灌湯」而是「浸湯」已是現在的特色,但這兒的湯太鹹,而餃的魚翅肉餡太粉,感覺像在吃浸在鹽水的米糕。希望下次再來會改善。
自從在唐閣吃過鮑魚雞粒酥後,數次在不同地方再試,都不合心意。在天外天再遇鮑魚雞粒酥,點一份試試。這個酥味道略甜,跟鮑魚雞粒味道蠻配。但酥和料一夾起即刻分手,似乎有點不和。
這兒好像特別喜歡「脆皮」二字,連和牛包都不放過。脆皮松露和牛包,不脆皮、不松露。表面略略煎過,這是視覺的結論,而不是味覺的結論。內容和牛夾有梅菜味,是一個無牙老人家都吃得到的包。
最後甜品點來小朋友最愛酥皮蛋撻。蛋面表層起泡,賣相不討好,而蛋漿份量都不足。但整體來說還可以。
本來想要點這兒的甜品,如幾款特色雪糕,令我期待不已。可惜酒方告知甜品均由The Market甜品師傅製作,而店方仍未有方法把甜品運上28/F。非常無奈,唯有下一次來的時候才試吧…
天外天
尖沙咀科學館道17號唯港薈28樓
2011年6月8日 星期三
獨自吃一整個比薩
時不時會到香港演藝學院欣賞表演,是晚為Music of Andrew Lloyd Webber而來。出發前詢問過各位好友的意見,最後因Assaggio地點方便的關係,獨個兒來吃晚飯。
因為沒有預約,所以安排坐在沒有海景的位置。這個位置雖然在洗手間的出面,但可以看到薄餅師父製作薄餅的過程,還算不錯。既然坐在這個位置,何不來一個薄餅?點了一個薄餅和一碗意大利菜湯。
意大利菜湯對我來說是紅色、富蕃茄味的。而沒有蕃茄的只能叫菜湯。可能是我認知上的錯誤,這兒的意大利菜湯沒有蕃茄。幸而沒有出現其他食家所講的過鹹情況,是一碗不錯的「豆湯」。
湯喝到一半,店員才記得送出麵包,麵包還要放在吧桌上,要我自己起身去取。麵包放涼了,不過還頗軟。幸好黑醋和橄欖油都不錯。
Prama Ham Pizza終於上台,賣相不錯。餅底是很簿的那種,看到面頭的白麵粉使我很期望厚厚的小麥味。入口時pizza很脆,符合想像,但沒有小麥味。表頭放的Prama Ham鹹度跟風硬度都可接受,不是一味死鹹的。
下次再到HKAPA,我或許還會來。不過,時間容許的話,我會先試其他餐廳。
Assaggio Trattoria Italiana
灣仔港灣道2號香港藝術中心6樓
因為沒有預約,所以安排坐在沒有海景的位置。這個位置雖然在洗手間的出面,但可以看到薄餅師父製作薄餅的過程,還算不錯。既然坐在這個位置,何不來一個薄餅?點了一個薄餅和一碗意大利菜湯。
意大利菜湯對我來說是紅色、富蕃茄味的。而沒有蕃茄的只能叫菜湯。可能是我認知上的錯誤,這兒的意大利菜湯沒有蕃茄。幸而沒有出現其他食家所講的過鹹情況,是一碗不錯的「豆湯」。
湯喝到一半,店員才記得送出麵包,麵包還要放在吧桌上,要我自己起身去取。麵包放涼了,不過還頗軟。幸好黑醋和橄欖油都不錯。
Prama Ham Pizza終於上台,賣相不錯。餅底是很簿的那種,看到面頭的白麵粉使我很期望厚厚的小麥味。入口時pizza很脆,符合想像,但沒有小麥味。表頭放的Prama Ham鹹度跟風硬度都可接受,不是一味死鹹的。
下次再到HKAPA,我或許還會來。不過,時間容許的話,我會先試其他餐廳。
Assaggio Trattoria Italiana
灣仔港灣道2號香港藝術中心6樓
2011年5月31日 星期二
芝士風波
經過多次波折,終於與友人來到Classified這個芝士愛好者的勝地。我們點了一個Peppered Rare Beef Salad,Baked Camerbert和一個Small Cheese Platter。芝士拼盤可以在芝士房內任選三款。
芝士房比我想像中來得少,但五臟俱全。Wash-rinded, Aged, Blue, Goat, Sheep, Cow一應俱全。但始終不及Caprice的一輛少少的芝士車。
選畢芝士,沙律(Peppered Rare Beef Salad)已放在桌上。菜新鮮爽口,牛肉鮮嫩,可惜黑椒太多,連吃得辣的友人都投訴。
若不是芝士愛好者,千萬別點Baked Camembert。它是整個Camembert Cheese拿去焗,香軟奶酥,但頗膩。配上的烘麵包比另外送沒烘的好吃多,可惜份量不夠,到後來只好空口吃芝士。下次來必定再吃﹗但要有三人以上,可多試點其他。
最後送來我們的芝士拼盤,芝士的保存還算不錯。沒有出現乾硬粉化的情況。但我還是希望他們可以跟克力架或烘過的麵包給我。
Classified the Cheese Room
上環蘇豪荷李活道108號
芝士房比我想像中來得少,但五臟俱全。Wash-rinded, Aged, Blue, Goat, Sheep, Cow一應俱全。但始終不及Caprice的一輛少少的芝士車。
選畢芝士,沙律(Peppered Rare Beef Salad)已放在桌上。菜新鮮爽口,牛肉鮮嫩,可惜黑椒太多,連吃得辣的友人都投訴。
若不是芝士愛好者,千萬別點Baked Camembert。它是整個Camembert Cheese拿去焗,香軟奶酥,但頗膩。配上的烘麵包比另外送沒烘的好吃多,可惜份量不夠,到後來只好空口吃芝士。下次來必定再吃﹗但要有三人以上,可多試點其他。
最後送來我們的芝士拼盤,芝士的保存還算不錯。沒有出現乾硬粉化的情況。但我還是希望他們可以跟克力架或烘過的麵包給我。
![]() |
(左起)Brie De Meaux, Tome de Bordeaux, Roquefort |
上環蘇豪荷李活道108號
2011年5月10日 星期二
意外發現
逛街大出血完畢,隨便在附近覓食。吃過一頓抵吃卻不十分好吃的晚餐,準備取車回家之際,眼角篤見「葡萄酒凍」四隻字。剛巧日前友人提議我作紅酒凍作為聚餐的甜品,立即買回家作參考。掀蓋的一刻有一股酒氣湧出來,甜甜的,有點像草苺的香氣。顏色是深紅色,彷似紅寶石透著光般。為拍攝效果,自行加了一片簿荷葉。(雖然只用iPad拍)
嚐一口,口感不錯,想不到在這地方買的果凍會滑且有咬口。但整體味道沒有想像中重酒味。酒味只有在開蓋時存有少許,但大部份都是葡萄的味道,是巨峰葡萄的味道。這點比較失望。若能才果凍冷一點時才下紅酒,想必酒味會更濃郁。
若要我專程去買來吃我想我不會,但若果再經過的話,我倒想試試另外的。
Easy Cup
葵芳高芳街15號悅龍大廈地下
嚐一口,口感不錯,想不到在這地方買的果凍會滑且有咬口。但整體味道沒有想像中重酒味。酒味只有在開蓋時存有少許,但大部份都是葡萄的味道,是巨峰葡萄的味道。這點比較失望。若能才果凍冷一點時才下紅酒,想必酒味會更濃郁。
若要我專程去買來吃我想我不會,但若果再經過的話,我倒想試試另外的。
Easy Cup
葵芳高芳街15號悅龍大廈地下
2011年5月9日 星期一
上海數小碟
很高興我認識的朋友和我一樣坐言起行。前一天跟她說想吃上海菜,今天就帶我兩母子去。這兒的菜一小碟一小碟的,適當貪心的我。
先來的是油炆筍。筍炆得非常入味,帶鹹香卻不失筍味。筍身也頗爽。
之後和友人各自點小籠包。我點的是尋常小籠包,皮略厚,但可接受。入面充滿湯汁,最滿意的是皮韌度足,夾起來也沒有穿。友人的是川味小籠包。火紅的湯汁,想必很辣吧﹗
拍青瓜口感爽,沒有犯滾過頭的通病。喜歡這兒的夠酸,但亦略鹹,青瓜的草青也就嚐不出來。鎮江餚肉跟我認知的有點出入。肉很實,而肉凍也消失了。
友人說這兒的蘿蔔絲酥很好,一定要吃。既然友人極力推介,怎能不試。看上去樣子蠻討好,內容也很豐富,保留有蘿蔔汁,而且很鮮甜。惟酥面始終較厚實。
這是我第一次吃蜜汁烤雙方。味道甜甜的火腿加上鬆化的蓮子。因為附上的夾餅不夠用,後來單吃了。但單吃太甜,還是夾起來吃比較好。
點甜品前聽見鄰桌叫「高力豆沙走糖」,呆了一呆。到高力豆沙上桌時,再呆一呆。這是什麼糖?粉紅色的?是吃日本菜時的櫻花糖嗎?高力豆沙本身不鬆軟,蛋白和豆沙都不及格,是是晚的敗筆。
個人本身滿愛糯米造的東西,這味酒釀丸子在家也常作。這兒的酒釀欠了點桂花香,丸子造型前也喝不夠水,所以不夠軟身。但幸好不是糊糊的感覺,還過得去吧。
整體來說,這個價錢可以吃這麼多東西,也真算抵吃。
再看英文名字,不知道跟九龍城之前的皇之家上海菜有沒有關係呢?
(小插曲﹕我開始寫這食評時,正逢美國政府宣佈Osama Bin Laden的死)
皇之家大姊小籠包
佐敦吳松街122號
先來的是油炆筍。筍炆得非常入味,帶鹹香卻不失筍味。筍身也頗爽。
之後和友人各自點小籠包。我點的是尋常小籠包,皮略厚,但可接受。入面充滿湯汁,最滿意的是皮韌度足,夾起來也沒有穿。友人的是川味小籠包。火紅的湯汁,想必很辣吧﹗
拍青瓜口感爽,沒有犯滾過頭的通病。喜歡這兒的夠酸,但亦略鹹,青瓜的草青也就嚐不出來。鎮江餚肉跟我認知的有點出入。肉很實,而肉凍也消失了。
友人說這兒的蘿蔔絲酥很好,一定要吃。既然友人極力推介,怎能不試。看上去樣子蠻討好,內容也很豐富,保留有蘿蔔汁,而且很鮮甜。惟酥面始終較厚實。
這是我第一次吃蜜汁烤雙方。味道甜甜的火腿加上鬆化的蓮子。因為附上的夾餅不夠用,後來單吃了。但單吃太甜,還是夾起來吃比較好。
點甜品前聽見鄰桌叫「高力豆沙走糖」,呆了一呆。到高力豆沙上桌時,再呆一呆。這是什麼糖?粉紅色的?是吃日本菜時的櫻花糖嗎?高力豆沙本身不鬆軟,蛋白和豆沙都不及格,是是晚的敗筆。
個人本身滿愛糯米造的東西,這味酒釀丸子在家也常作。這兒的酒釀欠了點桂花香,丸子造型前也喝不夠水,所以不夠軟身。但幸好不是糊糊的感覺,還過得去吧。
整體來說,這個價錢可以吃這麼多東西,也真算抵吃。
再看英文名字,不知道跟九龍城之前的皇之家上海菜有沒有關係呢?
(小插曲﹕我開始寫這食評時,正逢美國政府宣佈Osama Bin Laden的死)
皇之家大姊小籠包
佐敦吳松街122號
2011年5月4日 星期三
約了大半年的潮州之約
約去尚興,說了整整半年有多,是夜終於吃到了。
椅未坐暖,阿叔端來一盤功夫茶。呵呵﹗茶甘,比樂口福的好多了。結果…友人未拍照,我已喝了三杯。
我們三個不知不高地厚的臭小子、黃毛丫頭想要學人家點凍蟹。問阿叔一隻凍蟹什麼價位,立時被嚇住。最後決定,讓牠們繼續乖乖掛在門口好了。
先出場的是一碟鵝腸拼豬紅。其實我也不明白為什麼是豬紅,而不是鵝/鴨紅。不豬紅很滑,沒有熟過頭的洞。鵝腸都挺爽口。
潮州菜,少不了的是鵝肉。因淨鵝片太貴,所以選了鵝片拼鵝肉。鵝肉味道不錯,但口感不是很軟滑,個人還是比較喜歡紅磡生記的。而附在骨上的鵝肉比鵝片更好。
想吃烙,朋友沒有試過,交由他們決定要什麼烙。友人說想要感覺豐富點,選了蠔仔烙。這兒的烙餡多,但沒有一咬就斷,不會過粉。面層煎得脆,但內裡軟滑。
蝦棗蟹棗又是另一道潮州菜必點之選。炸得脆脆的蝦球/蟹球,小孩子最愛。這兒的蝦棗蟹棗有絲的呢﹗
友人最後還點了一個兩面黃。可惜這兒的兩面黃煎得不香口,麵本身也太稔。
已經很飽,但甜品依然照吃。芋泥一碗。不太甜,但我喜歡再黏一點的口感。
最後送我們一碗清心丸豆爽。清心丸不彈牙,偏較。早知聽說清心丸有膨沙所以才彈,可能因為這樣,所以現在吃得到的清心丸都不是那回事。綠豆爽甜甜厚厚的,很滿足。
尚興潮州飲店
上環皇后大道西33號地下
椅未坐暖,阿叔端來一盤功夫茶。呵呵﹗茶甘,比樂口福的好多了。結果…友人未拍照,我已喝了三杯。
我們三個不知不高地厚的臭小子、黃毛丫頭想要學人家點凍蟹。問阿叔一隻凍蟹什麼價位,立時被嚇住。最後決定,讓牠們繼續乖乖掛在門口好了。
先出場的是一碟鵝腸拼豬紅。其實我也不明白為什麼是豬紅,而不是鵝/鴨紅。不豬紅很滑,沒有熟過頭的洞。鵝腸都挺爽口。
潮州菜,少不了的是鵝肉。因淨鵝片太貴,所以選了鵝片拼鵝肉。鵝肉味道不錯,但口感不是很軟滑,個人還是比較喜歡紅磡生記的。而附在骨上的鵝肉比鵝片更好。
想吃烙,朋友沒有試過,交由他們決定要什麼烙。友人說想要感覺豐富點,選了蠔仔烙。這兒的烙餡多,但沒有一咬就斷,不會過粉。面層煎得脆,但內裡軟滑。
蝦棗蟹棗又是另一道潮州菜必點之選。炸得脆脆的蝦球/蟹球,小孩子最愛。這兒的蝦棗蟹棗有絲的呢﹗
友人最後還點了一個兩面黃。可惜這兒的兩面黃煎得不香口,麵本身也太稔。
已經很飽,但甜品依然照吃。芋泥一碗。不太甜,但我喜歡再黏一點的口感。
最後送我們一碗清心丸豆爽。清心丸不彈牙,偏較。早知聽說清心丸有膨沙所以才彈,可能因為這樣,所以現在吃得到的清心丸都不是那回事。綠豆爽甜甜厚厚的,很滿足。
尚興潮州飲店
上環皇后大道西33號地下
2011年4月27日 星期三
只有前菜的晚餐
今天獲壽星的友人邀請,免費嚐了一頓。古怪的我點了一個古怪的組合,三個前菜、一個湯加一個甜點。本來想要點店家的Tasting Menu -- Taste of Whisk,但主菜不太對口胃,所以選了單點。
開胃小菜是一個炸蝦春卷配龍蝦蛋黃醬(Fried Shrimp Spring Roll with Lobster Mayonese)。春卷炸得很香脆,中間的蝦也不錯。下面的龍蝦醬不太吃得出龍蝦味,但勝在夠滑,也隱約吃得到甜味。
店方為我安排第一道菜是帶子刺身配牛油果慕絲及柚子汁(Scallop Sashimi with Avocado Mousse, Yuzu Juice and Caviar)。帶子很有黏性,亦很鮮甜,是新鮮的帶子。牛油果草青的味道加上酦酦的柚子汁,很鮮明的配搭。而柚子汁的味道跟火箭菜出奇地配,結合出微微的辛辣味道,很是開胃,難怪會用作第一道菜。
第二道是一道蒸田螺(Steam Escargot. First pan-fried with spinach and Glangal. Steamed and finished with Red Radish Cappuccino)。焗田螺吃得多了,蒸田螺卻是第一次。吃之前覺得這道菜該是沒什麼味道的怪咖,吃過後完全不然。田螺先跟菠菜煎過,外加少許薑粒,去除田螺的腥味。蒸好很加上以紅菜頭打成的泡沫,因紅菜做成沬的關係,沒有它獨有的苦澀味,連不愛吃紅菜頭的朋友也可以吃。因為是蒸煮的,所以田螺沒有焗的乾身,相對也比較滑,是另一道出色的菜。
第三道是期待以久的白蘆筍(Roasted White Asparagus with Poached Egg and Morel Ragout),造法的烤。這道菜比我想像中濕,沒有烤蘆荀的香,但蘆筍跟Poached Egg and Morel Ragout這個傳統配搭著實錯不了。
龍蝦湯放在最後才上,原因是這個湯的底部的燉蛋。店員介紹這道湯一道菜有三個味道﹕龍蝦、海膽和蟹肉。湯味道調得太甜,不是海鮮的甜味,而是糖的甜味?﹗蛋燉得很嫩滑,反倒比湯本身出色。
吃得飽飽,先休息一會兒再吃甜品。留意到店員們在較近後場的位置在談笑。其實他們可以稍移到真正的後場才玩吧…當晚還發生警鐘誤鳴。後來跟F&B Manager Jerome談起,原來這還蠻常發生的。不過現在環境真的很型格。
終於有位置吃甜品,一眼看見Cheese Platter,顧不得飽濟,先點為快。店員很禮貌的詢問我對芝士的口味,我告訴她我比較喜歡Mild Blue/ Mellow Blue。可惜,店內只有一款藍芝士,而芝士櫃內的選擇也不多。似乎芝士櫃的濕度調較有些不妥當,芝士開始出現乾硬的情形,希望店方多加注意。
芝士拼盤還吃不下,點了一杯茶,店方送來petit four。胃袋著實太滿,只吃了一件就放棄了。
侍酒師為是晚的菜跟酒作了一個良好的婚姻,謝謝。
再次祝壽星五十歲大壽快樂。
Whisk
尖沙咀彌敦道118號The Mira 5樓
開胃小菜是一個炸蝦春卷配龍蝦蛋黃醬(Fried Shrimp Spring Roll with Lobster Mayonese)。春卷炸得很香脆,中間的蝦也不錯。下面的龍蝦醬不太吃得出龍蝦味,但勝在夠滑,也隱約吃得到甜味。
店方為我安排第一道菜是帶子刺身配牛油果慕絲及柚子汁(Scallop Sashimi with Avocado Mousse, Yuzu Juice and Caviar)。帶子很有黏性,亦很鮮甜,是新鮮的帶子。牛油果草青的味道加上酦酦的柚子汁,很鮮明的配搭。而柚子汁的味道跟火箭菜出奇地配,結合出微微的辛辣味道,很是開胃,難怪會用作第一道菜。
第二道是一道蒸田螺(Steam Escargot. First pan-fried with spinach and Glangal. Steamed and finished with Red Radish Cappuccino)。焗田螺吃得多了,蒸田螺卻是第一次。吃之前覺得這道菜該是沒什麼味道的怪咖,吃過後完全不然。田螺先跟菠菜煎過,外加少許薑粒,去除田螺的腥味。蒸好很加上以紅菜頭打成的泡沫,因紅菜做成沬的關係,沒有它獨有的苦澀味,連不愛吃紅菜頭的朋友也可以吃。因為是蒸煮的,所以田螺沒有焗的乾身,相對也比較滑,是另一道出色的菜。
第三道是期待以久的白蘆筍(Roasted White Asparagus with Poached Egg and Morel Ragout),造法的烤。這道菜比我想像中濕,沒有烤蘆荀的香,但蘆筍跟Poached Egg and Morel Ragout這個傳統配搭著實錯不了。
龍蝦湯放在最後才上,原因是這個湯的底部的燉蛋。店員介紹這道湯一道菜有三個味道﹕龍蝦、海膽和蟹肉。湯味道調得太甜,不是海鮮的甜味,而是糖的甜味?﹗蛋燉得很嫩滑,反倒比湯本身出色。
吃得飽飽,先休息一會兒再吃甜品。留意到店員們在較近後場的位置在談笑。其實他們可以稍移到真正的後場才玩吧…當晚還發生警鐘誤鳴。後來跟F&B Manager Jerome談起,原來這還蠻常發生的。不過現在環境真的很型格。
終於有位置吃甜品,一眼看見Cheese Platter,顧不得飽濟,先點為快。店員很禮貌的詢問我對芝士的口味,我告訴她我比較喜歡Mild Blue/ Mellow Blue。可惜,店內只有一款藍芝士,而芝士櫃內的選擇也不多。似乎芝士櫃的濕度調較有些不妥當,芝士開始出現乾硬的情形,希望店方多加注意。
芝士拼盤還吃不下,點了一杯茶,店方送來petit four。胃袋著實太滿,只吃了一件就放棄了。
侍酒師為是晚的菜跟酒作了一個良好的婚姻,謝謝。
再次祝壽星五十歲大壽快樂。
Whisk
尖沙咀彌敦道118號The Mira 5樓
訂閱:
文章 (Atom)